另外,特治星辉瑞不能供货,海正也没有好的办法制约。
吉利德的革命性丙肝药物——Sovaldi和Harvoni的销售,利润都远超同行业,所以病毒药物和疫苗细分行业的增长,其实就是吉利德一家的成长。传统疗法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但是干扰素需要注射,口服利巴韦林也必须7-9小时就要重新服药。
吉利德:一药功成竞品哭 2015-10-03 06:00 · 李亦奇 吉利德的股价从2010年起上涨了594%。其它相关的病毒企业,Vertex已经暂时退出,Merck,强生,Abbvie,BMS不在纳斯达克指数中。这也挤占了强生的Olysio的与Sovaldi的联合用药的市场。与冰与火之歌之中的兰尼斯特家族善于投机,且拥有大量金钱类似,吉利德善于把握机会收购本不属于自己的技术,并通过高定价、创制鸡尾酒疗法等方式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吉利德(GILD.O):听我怒吼。
吉利德的股价从2010年起上涨了594%传统疗法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但是干扰素需要注射,口服利巴韦林也必须7-9小时就要重新服药。癌症疫苗:迷雾终散去,芳容渐清晰? 2015-09-24 07:00 · 陈莫伊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诺贝尔奖得主Rudy Marcus、美国化学学会糖类化学分会贺拉斯贝尔奖得主Geer-Jan Boons等重量级科学家在走进中国药科大学,与药大师生交流时透露,最快1年,针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性癌症疫苗就将上市。
肿瘤疫苗是利用疫苗引发特异性抗肿瘤T细胞反应,从而消灭肿瘤的一种治疗性疫苗。[详细]Nature Communications(8月12日)8月12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哈佛大学的David Mooney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癌症疫苗。给予三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这些量身定制的疫苗,似乎提高了响应肿瘤的抗癌T细胞数量及多样性。这些免疫细胞会接触并读取晶胶中肿瘤细胞的特征,随后对患者的肿瘤组织发起强有力的攻击,破坏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文章的第一作者Sidi Bencherif说。
黑色素瘤的活检样本通常都携带有500个以上的突变基因。研究显示,用晶胶递送癌细胞和药物可以触发强烈的免疫应答,显著缩小肿瘤甚至预防肿瘤生长。
据介绍,目前有关癌症疫苗的研发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是个热门,宫颈癌疫苗多年前就在美国上市,前列腺癌疫苗美国也已经研制出来并且上市。[文献]Nature(2014年11月27日)去年11月27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一项由Siteman癌症中心Gerald Linette博士和Beatriz Carreno博士领导的临床试验中,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个体化癌症疫苗评估。Schreiber 说:我们认为找到一些途径鉴别出突变肿瘤蛋白,以它们作为重激活的T细胞的特异靶标来攻击肿瘤更为安全。《报告》预测,全球癌症病例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将由2012年的1400万人,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人,到2035年,将可能达到2400万人,即20年时间将增加近五成。
通过分析血液样本,研究人员可以看到每位患者都对疫苗中特异的肿瘤抗原启动了免疫反应。近期癌症疫苗相关研究进展The Lancet (9月17日)9月17日,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一种遗传工程疫苗成功除去了临床试验中近一半接受这一疫苗的妇女体内的高度宫颈癌前病变。这种制剂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制成的,Provenge需在每隔2周左右的时间内注射3剂。这一由Inovio制药公司研制的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
[文献]Science(4月2日)4月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的一项临床试验的早期数据表明,一些个体化的黑色素瘤疫苗可用来激起强有力的免疫反应对抗患者肿瘤中的独特突变。Mooney等人通过调节晶胶的形态、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获得了能够将活细胞、生物分子或药物带入人体的海绵状多孔晶胶。
在注射疫苗后,患者在大约4个月的时间内每个星期抽一次血。Geert-Jan Boons说,这类可以针对多种癌症的治疗性疫苗目前在美国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最快的话,不要1年的时间即可上市。
《报告》指出每年全球有420万人死于癌症,致死率前3名的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写作方面,在建立科学假设的基础上,按照由浅入深的推演顺序来展开是常规做法,一般采用线性结构:由此可见,立项依据说理过程的逻辑主线是:先回顾课题的研究背景,之后在理论(文献引用)和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提出科学假设——X通过Y介导Z效应,而X→Y→Z的调控模式是解答我们所研究临床科学问题的关键信息,对于明确X在某一生物学行为中的角色,提升其临床转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大要素:科学假设科学假设是基金的灵魂,对于一份国自然基金标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课题核心内容。3、关于你研究的靶标分子。你选择的靶分子是用来解开科学问题的钥匙,换句话说靶分子的某种调节机制一定在你所研究的科学现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课题立论的基础,所以靶分子的研究背景也需要综述。前面谈到研究内容不宜贪多,与此类似,青年基金一般有2-3项创新点足矣,而面上项目3项创新点则恰到好处,所以上面总结的创新采纳2-3条即可,无需全部罗列。
首先明确:特色与创新来源于科学假设的原创性。第三大要素:模块化写作还原论告诉我们,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从这一角度看基金便是由模块组成的。
立项依据强调论证严密,突出内在逻辑十分重要。第二大要素:立项依据写立项依据必须要写综述。
研究目的无法脱离于研究内容而存在,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每写一项研究内容就可以总结一个目的,当研究内容拓展完毕,研究目的自然也破壳而出了。科学问题无需面面俱到,择一热点的细节方向即可。
标书的逻辑性以及行文的一气呵成体现在所有章节都为科学假设而服务,所以这个关键点没有搞定之前,空谈如何写标书只会误入歧途,这也是很多申请人容易犯的一个普遍性错误。总的来说,建立起科学假设后,申请人需要依据科学假设总结三份小综述:1、关于你研究的临床问题。立项之外,余下的基金写作内容还有:申请人简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研究成果、经费申请说明。仅从科学假设入手,就能揣摩出课题的创新性、逻辑性和申请人对国自然的熟悉程度。
现状、依然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思路。一个符合国自然评审口味的科学假设一般是这样的:在某临床问题所对应的科学问题中,靶标分子X通过介导Y通路(分子)产生Z效应。
酸菜以前说过一个读懂文献的技巧,即在阅读一篇论文的题目和摘要后,快速将内容概括为以下句式:在某一领域内,某个分子通过某种通路(机制),介导了某种效应。你会发现总结完后思路就清晰了,这其实就是科学假设,论文中有,基金申请书中也类似。
2016申请自然基金需要注意标书质量的四大要素 2015-09-28 06:00 · angus 本文总结了2016申请自然基金需要注意标书质量的四大要素:科学假设、立项依据、模块化写作、创新点。再问自己,X分子介导Y通路发挥Z效应其中的机制是不是申请人原创,此为潜在创新点2。
立项依据最难,因此放在最前,略过不表。立项依据的最后一段是描述本项目拟开展的工作,即是研究内容的概括,因此理清这一段接下来扩充研究内容是比较顺畅的写法。然后,结合科学问题,问一问X→Y→Z调控通路是否在此问题中是一种新机理解释?如果是可作为创新点3。先问自己,X分子具有Z效应是不是申请人的发现,如果是则此为创新点1。
第四大要素:创新点创新点作为评审专家最爱挑刺的部分,可是让大家耗费了不少心思。我们还是以前面说到的科学假设:在某临床问题所对应的科学问题中,靶标分子X通过介导Y通路(分子)产生Z效应为例来说明。
2、关于你研究的科学问题——既然临床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必然是向基础研究要答案。正所谓假设明确,思路不乱。
这些即为内容模块,酸菜作为不愿循规蹈矩的同学,我的建议是: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特色与创新→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摘要。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尚未阐明,这也就是我们在本项目中拟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